一、出臺背景
2024年5月17日,全國旅游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2024年9月20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旅游高質量發展大會,會議均明確了旅游業作為新興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民生產業、幸福產業的重要地位,并強調把旅游工作擺到發展大局中整體考量、統籌安排。國務院辦公廳2025年1月9日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國辦發〔2025〕2號),要求各地結合實際認真貫徹。為落實上級會議及文件精神,在更高起點統籌推進全市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淮安市政府制定出臺了《淮安市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淮政辦發〔2025〕7號,以下簡稱《三年行動方案》)。
二、主要內容
《三年行動方案》分為總體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三個部分。文件明確三年總體發展目標為“力爭到2027年我市接待國內外游客總數突破7000萬人次,其中過夜游客占比超50%,旅游綜合收入突破750億元”。方案包括六大行動即全域統籌行動、品質提升行動、業態創新行動、營銷推廣行動、消費促進行動和環境優化行動,共23項具體任務,最后從機制、政策、資金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三、常見問題解答
1.《三年行動計劃》有哪些新特點?
答:一是突出產品供給。突出高等級旅游品牌產品打造,同時推進研學旅游、影視旅游、體育旅游、康養旅游等新業態發展。二是突出市場營銷。深化與新媒體平臺合作,放大淮安大運河城市非遺文化旅游節、淮安馬拉松等節慶賽事品牌效應,拉長旅游產業鏈。三是突出要素支撐。堅持以游客需求為第一導向,推動“吃住行游購娛”全產業鏈發展。
2.《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我市旅游發展格局是什么?
答:“全域統籌行動”中明確,以“世界級運河文化遺產廊道”“沿洪澤湖世界級生態文化旅游區”建設為契機,聚焦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優質資源,充分發揮西游樂園、方特東方欲曉兩大主題樂園帶動作用,大力推進北部農文旅融合片區和南部生態文旅融合片區發展,加速形成“一城一廊兩園兩片區”全域發展格局。
3.《三年行動計劃》對旅游品牌創建提出哪些具體要求?
答:“品質提升行動”“業態創新行動”中明確,要推動西游記文化體驗園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淮安市櫻花園、沈坤狀元府、大云山漢王陵博物館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板閘遺址公園等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推動天泉湖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里運河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老子山度假區全省排名進一步提升,河下古鎮、御碼頭、第一山成為集餐飲、住宿、演藝等為一體的高品質旅游休閑街區。新增4星級以上旅游飯店不少于3家。加快淮安區國家級紅色旅游融合發展試點建設。支持具備條件的鎮(村)創建全國、省級鄉村旅游重點鎮(村)。
4.《三年行動計劃》提出要實現哪些業態創新?
答:“業態創新行動”中明確,要打造紅色旅游新示范,推動紅色旅游提檔升級。要培訓鄉村旅游新場景,建設一批鄉村旅游微度假目的地。要促進研學旅游新發展,打造運河考古等研學精品線路。要展示文化旅游新體驗,探索水旅融合發展新路徑。要加快演藝旅游新融合,為游客提供多元化文化體驗。要推動康養旅游新探索,打造研學和健康旅游基地。要實現體育旅游新突破,推廣“跟著賽事去旅行”。
5.《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如何推動消費增長?
答:“消費促進行動”中明確,要壯大優質市場主體,支持文旅公司整合文旅商優質資源,招引知名企業來淮投資旅游產業項目或開設旅游實體旗艦店,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新興市場主體。要提升過夜游客比例,鼓勵城市公園等推出夜間消費產品和活動,支持景區發展二次消費項目,推動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要推動美食文化出圈,集中打造多業態融合的開放式餐飲街區、休閑夜市發展“旅游后備箱”經濟。要便捷旅游消費支付,推動文旅場景入境游客便捷支付環境改造工作。
6.《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如何提升城市品牌影響力?
答:“營銷推廣行動”中明確,要構建旅游宣傳矩陣,放大淮安旅游產品“種草能量”,整合文旅體驗官及知名博主、旅游達人資源,增加淮安旅游信息推送。要加強旅游產品精準營銷,聚焦長三角及周邊省份客源市場,推出高鐵游、自駕游、團隊游等多類型旅游線路產品,落實惠民舉措,發行淮安市旅游景區年票。要深化旅游領域合作,依托淮安大運河城市非遺文化旅游節等交流平臺以及縣區特色旅游推介活動,推進與其他城市、地區旅游領域合作。
7.《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如何通過優化環境助推旅游發展?
答:“環境優化行動”中明確,要優化人文生態環境,加強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和統一監管,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要優化城市風貌環境,持續提升交通秩序、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市政設施等旅游公共服務。要優化旅游市場環境,建立健全旅游糾紛多元化調解機制,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維護旅游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