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盱眙縣通過小板凳民主協商激發居民自治活力,激活社區自治內生動力,探索出“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雙向聯動、居民從“被動管”到“主動治”新路徑。
面對面聽聲,化“被動接單”為“主動破題”。在盱城街道雨露社區趙崗小區,居民們正圍在一起熱烈地討論小區改造問題,大家坐著小板凳,或在居民家中庭院,一群人圍成一圈,各抒己見。議事會問計于民、問需于民、與民共享,把“百姓百事”民生服務平臺具象化,以“小切口”連接“大民生”,用“小支點”撬動“大治理”,做實共建共治共享“大文章”。
點對點議事,化“群眾說事”為“治理妙招”。流動的小板凳,走到哪兒就議到哪兒,說的都是百姓關心的大事,議的都是社區發展的熱事。在盱城街道新華社區,小區居民紛紛表示社區可以利用空地進行改造,安裝部分健身器材,打造成小區口袋公園,既能實現環境綠化美化,還能豐富周邊群眾的業余生活。不久,一座集健身、游樂、社交等功能于一體的“口袋公園”呈現在社區居民眼前。
面對面接單,化“問題清單”為“幸福賬單”。盱眙縣聚焦居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關切的民生保障問題、矛盾糾紛集中的難點堵點問題等方面。通過“小板凳”議事方式收集居民迫切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疏通小區下水管道解決鄰里矛盾糾紛、小區樹木修剪、走訪轄區高齡獨居老人、幫扶轄區特殊困境兒童等。一系列民生問題有效解決,讓廣大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板凳會”帶來的變化,問題解決了,幸福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