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經開區瞄準產業鏈、創新鏈的需求,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培育精益求精、新益求新的工匠品格。不斷創新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建設,強化技術技能培養,多措并舉打造技藝精湛、素質優良、規模龐大、結構合理的技能人才隊伍。
一是從“政府認定”到“自主評價”,打造更優發展環境。加快推動企業開展自主評價,指導主導產業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目前富譽電子、臥龍電氣、達方電子等10家龍頭企業完成技能等級自主培養技能人才3000人以上,進一步突出市場經濟體系下企業的用人主體地位,企業可根據實際需求甄選技能人才、評定技能等級。開展特級技師評審,組織開展淮安市特級技師評聘試點工作,在富譽電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開展特級技師評審活動,打破了技能人才評價的“天花板”,為頂尖的技能型人才提供了進一步向上發展空間,拓寬技能人才成長通道,強化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二是從“頭雁領航”到“雁陣起飛”,釋放更多人才活力。經開區持續開展高技能領軍人才評選活動,截至目前,累計評選出“大師工作室”領銜人3名、“技能大師”3人、“首席技師”13人、“技能之星”17人,一批批先進模范人物脫穎而出,鼓舞帶動了更多一線技能人才立足崗位,以“頭雁”勢能激發“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濃烈氛圍,帶動更多技能型人才實現“雁陣起飛”。目前該區共有各類從業人員11.7萬人,本科以上產業基礎人才2.19萬人、占18.71%,技能型人才4.74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7萬人),技能人才占從業人員總量的40.51%,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總量的35.86%,技能人才培養工作位于全市前列。
三是從“單一供給”到“多元選擇”,激活技工教育動能。統籌協調各行管部門,推動技工院校改革,進一步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組織企業與淮安高校合作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利用“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模式,累計合作培養新型學徒337人。協助高職校獲批職業技能等級培訓第三方培訓機構,已通過車工、銑工、鉗工等20個工種的培訓項目。全面實施“精準化”培訓,結合全區產業鏈需求,開展培訓需求大調研,選定多個熱門產業培訓主題,全面推動產業鏈技能提升;結合高校畢業生、農民工、新業態群體現實需要,開展家政、網創等20余個培訓項目。持續加強“在崗練”實踐,通過“人才+項目”“師帶徒+匠帶兵”等模式,累計開展各類實踐培訓210場次,惠及技能人才1萬余人,切實增強技能人才實戰能力。
四是從“以練促學”到“以賽促優”,搭建技能比拼擂臺。堅持打造以職業技能競賽為主體,以企業崗位練兵比武為基礎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充分發揮職業技能競賽在高技能人才培養、選拔和激勵等方面的作用。近年來,成功舉辦多屆區級技能大賽,參賽企業和職工分別達到72家、1233人;組織企業職工參加市級以上技能大賽2場,獲獎超過15人次。通過技能競賽,激發廣大職工立足本職刻苦鉆研的工作熱情,帶動更多職工鉆研新技術、掌握新知識、提高新本領,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通過大賽,為廣大職工搭建了切磋技藝、交流經驗、展示職業技能的平臺,為技能人才脫穎而出開辟綠色通道,技能大賽也將逐漸成為企業選拔優秀人才的一個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