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江蘇省工傷保險待遇優化政策,漣水縣以“擴覆蓋、提效能、強服務”為抓手,扎實推進工傷保險政策落地生根,切實為勞動者撐起職業安全“保護傘”。去年以來,全縣新增工傷保險參保企業1693余家,覆蓋建筑、制造等重點行業職工8.57萬余人,工傷待遇發放及時率達100%。
一是聚焦重點領域,破解參保難題。針對縣域內建筑工地多、小微企業密集的特點,漣水縣創新推行“項目參保+動態監管”模式。工程建設“全覆蓋”。要求所有新開工項目在辦理施工許可前,必須按工程總造價的1.5‰繳納工傷保險費,2024年已為177個在建工程項目、12486名建筑工人提供保障。新業態“破冰”行動。聯合外賣平臺、物流企業,為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等靈活就業人員辦理單項工傷保險。政策宣傳“零距離”。2024年組建“工傷保險預防培訓”,深入開發區、鄉鎮產業園開展專題培訓,通過工傷預防宣傳、工傷調查問卷等方式培養職工安全意識及政策了解,通過“醉美五島湖”微信公眾號推送政策動畫、案例解讀、待遇政策等進行廣泛宣傳。
二是暢通“最后一公里”,實現待遇快享。該縣在全省率先推行工傷保險“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線上“一網通辦”。通過“江蘇智慧人社”APP實現工傷認定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申請等多項業務全程網辦,網辦申請精簡快捷。線下“一站式服務”。在縣政務服務中心設立工傷保險專窗,提供異地協查、法律援助等集成服務。2024年累計為工傷職工醫療待遇支出399萬元,傷殘待遇支出1502萬元,工亡待遇支出1107萬元。新業態職業傷害保障待遇支出44萬元。
三是構建“預防+報銷+醫療”,全鏈條保障。工傷預防計劃。在對于項目、企業等地建設安全實訓基地,針對機械制造、化工等高危行業開展沉浸式安全培訓;工傷聯網結算。每年對漣水縣人民醫院、漣水縣中醫院、漣水縣第二人民醫院、漣水縣第三人民醫院簽訂且考核協議定點醫療及康復機構,以確保中醫理療、職業康復等服務方面無疏漏,結算時當場報銷,讓工傷職工“少等待、辦結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