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市委黨校2025年春季學期主體班舉行開學典禮。市委書記史志軍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以及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部署,圍繞落實市委八屆十次全會安排,以“深學細悟篤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守正創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淮安新實踐”為主題講授開學第一課。
史志軍指出,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江蘇代表團參加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江蘇發展的殷切希望和信任重托,深刻闡明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為江蘇現代化建設注入新的時代內涵、明確新的實踐路徑。我們要從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中增強跨越趕超的底氣,切實把總書記的激勵鼓舞轉化為高質量跨越發展的實際行動和成果;要從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中增強勇挑大梁的志氣,在全省挑大梁的大局中彰顯淮安更大作為、貢獻淮安更多力量;要從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中增強守正創新的銳氣,切實把總書記囑托的事情辦好、把淮安的工作干好。
史志軍指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既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同時又是一個在實踐中不斷深化認識的過程。回顧這些年淮安改革發展實踐,我們進一步深化了對建設現代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規律性認識。這當中,既有共性規律,就是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用黨中央對形勢的科學判斷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正確看待改革發展中的問題,充分用好各方面政策機遇,在深化、細化、實化、轉化上下足功夫;也有個性規律,就是清醒認識淮安“滾石上山、不進則退”的階段特征、“總量不足”的主要矛盾、“產業不強”的關鍵短板,堅持不懈攻項目、強工業、壯總量,推動全市高質量跨越發展不斷跑出加速度。實踐充分證明,市委抓工作的理念思路、方法舉措,符合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期待、契合省委對淮安的要求、貼合淮安自身發展的實際。
史志軍指出,要有高遠追求、敢攀登。新征程上,我們要繼續保持“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敢想敢為、善作善成,保持好勢頭、提升貢獻度,在省考工作定位時要“高”、繼續勇于爭第一,在江蘇目標定位中要“準”、切實當好生力軍,在城市發展定位上要“遠”、始終放眼長三角,努力把更多不可能變成可能,不斷把淮安事業發展提升到一個新水平上。要有戰略定力、抓重點。新征程上,我們要聚焦經濟總量不足這一淮安主要矛盾,重點重抓產業發展、縣域經濟、生態環境、縣中振興“四件大事”,持續深化拓展、鞏固提升成效,更好引領全市發展取得更大突破。為更好破解“四件大事”中的痛點堵點問題,市委還提出要著力解決好“五個方面重點問題”。要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相結合,大膽試、大膽闖,形成更多先導性示范和制度性成果。要有機遇意識、善借力。新征程上,我們重點要把握重大政策、重點改革和樞紐經濟發展等機遇。要切實增強政策敏銳性、分析力,結合自身工作找準政策落地的切入口、著力點,推動更多項目、資金等落戶淮安,切實把想干、能干、必須干的事干好。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加速破解制約高質量跨越發展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問題。要更多聚焦產業發展,全力打造東部地區陸海聯動大通道、長三角產業協作鏈接點,形成淮安特色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推動淮安成為長三角北部服務大區域發展、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樞紐。要有系統觀念、強統籌。新征程上,我們要善于運用統籌的方法,推動形成協同并進、協調一致的良好態勢。要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既要“時時放心不下”,又要“事事心中有底”,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要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想方設法辦好年度民生實事,讓更多人感到“幸福平安、就在淮安”,更好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高水平安全創業。要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牢牢抓住保飯碗、增收入“三農”工作兩大核心,以促進城鄉要素流動加快鄉村產業振興,更好推動全市域高質量跨越發展。
史志軍強調,推動淮安發展,關鍵在黨、關鍵在干部。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扎實推進黨的各方面建設,各級黨組織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廣大黨員干部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各層各級和方方面面勇挑重擔、開拓進取,認真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全力鍛造與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廣泛凝聚團結奮斗的磅礴力量,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更好保障中國式現代化淮安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