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淮安區高度重視鎮村集體經濟發展,立足土地資源豐富、發展農旅產業潛力深厚和鎮村干部干事創業積極熱情的特點,以村經營性收入、特色種養殖產業和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為抓手,推動村集體經濟穩中有進。
穩固“基本盤”,筑牢傳統產業發展根基。今年以來,該區對鎮村集體資產資源展開了全面且深入的清查,實現了對鎮村經濟發展的摸排登記。為確保資產歸屬清晰,對集體固定資產進行了確權登記,明確界定了集體所有權,有效防止私占私用現象;依托三資管理平臺,實現對資產資源的建檔立卡,確保集體資產資源數據的準確性和可追溯性;健全集體經濟收入監測機制,督促鎮財政和資產管理辦公室建立科學高效的收入監測體系,動態分析鎮村收入來源與結構,及時識別并應對潛在風險,為鎮村集體經濟的穩健增長提供了堅實保障。
挖掘“創收點”,助推集體經濟提質增收。在完成對資產資源“摸家底”工作后,積極探索、挖掘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創收點”。積極開展“農旅融合”項目,試點新潮熱點元素,從“吸引旅客”到“留住旅客”再到“游客推薦”,實現“農旅融合”的產業發展,開辟鄉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完善鄉村振興公司增收路徑,不再局限于固有土地承包收入等傳統增收方式,引入“飛地經濟”等理念,打破地域限制,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搶占“新風口”,激活鄉村振興數字經濟。充分認識數字技術在推動村集體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搶占數字經濟激活村集體經濟高速發展的“新風口”。在年初返鄉就業招聘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AI宣傳,取得了極好的宣傳效果,為鎮企吸引大量人力資源;利用現有抖音、小紅書等宣傳媒體低成本、高傳播的特點,打造鎮特色農產品品牌,幫助村集體進一步提高收入,推動該區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